1+1=NB?!——华阳国际火辣激辩,BIM到底是不是标配

2015-10-13 作者: 华阳国际

现场火爆


BIM发展如火如荼,有观点认为,BIM是建筑师的设计神器,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10月10日下午,华阳国际BIM俱乐部开坛论剑,多个事业部的总经理出席辩论会,就“BIM的横空出世是不是传统建筑设计企业成功转型的标配”的议题展开辩论。


抽签选出的正反方辩手为了抢夺支持票数,唇枪舌剑,火花四溅。



正方:高建华、龙玉峰、王格


反方:胡晓杰、徐洪、吕柱


反方尖锐地提出,在目前BIM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付出人力、物力和时间却不一定能产生效益,当前如何解决生存问题,比投入一项新的技术更重要。


反方还认为,BIM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绘图软件,它是生产过程中的工具标配。而对于设计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还是设计能力、方案能力,企业转型主要看的是能力的提升和业务的延展。标配即必要条件,BIM不是标配,只是必需的工具。


正方指出,BIM的优势是所见即所得,BIM是一个三维模式,我们任何的平面剖面都能在三维上显现,它就不会出现建筑、结构、机电对不上的问题。


关于品质这一块,正方指出,只有借用软件平台的功能,才能把我们从一些体力劳动解放出来,设计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推敲我们的一些关键节点,捕捉我们没有完善好的立面,把我们结构梁柱的关系优化的更加合理,把综合管线做得更加漂亮。而现在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使用BIM,也是发展的需要,我们是为发展而BIM,而不是为了BIM而BIM


观众积极参与


BIM的核心技术还是三维的可视化,正方在辩论中表示,BIM对于刚入职的设计师和甲方来说,降低了大家的一个辨别认知,也满足了整个社会大众的认知需求。从管理上来讲,通过BIM中族库及中心管理文件、个人文件等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管理问题。在未来,通过三维,我们可以降低建筑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同时也降低了社会大众整个对建筑设计这个行业的能力要求。


正方特别强调,公司转型的重点在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沉淀,如果能够加上BIM这么一个平台的话,那将是1+1=N倍的关系。BIM不能包含天下,但是企业没有BIM,是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成功转型的企业。


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由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的阶段,我们只能把效率跟产品质量提高,才能逆势发展,而这更离不开BIM这个平台。如果我们还要跟互联网结合的话,就更需要BIM团队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更多的探索。


虽然辩论现场活化四射,但活动的主旨是围绕BIM展开头脑激荡


正方辩手总结道: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与社会的趋势相符合。好比人类发明了轮子,它确实把这个世界带上了一个新的速度的水平,它也仅仅是个工具,但工具在某些时候使用得当,确实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生事物发展起来一定有人追捧,也会有人反对,但一旦成功以后,就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董事长唐崇武现场点评


董事长唐崇武作为点评嘉宾也出席了此次辩论会,他在总结发言中表示:BIM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是华阳国际未来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行业和社会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石。


不过他也表示,BIM转型只是我们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任何一个工具、没有任何一个革命性的技术能够解决我们行业的所有问题。


而对于企业转型,董事长唐崇武指出,在这个重要节点上,关键是高端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大家应该抓住集团大力发展BIM时机运用这个技术,迅速的使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顶端人才。


此次活动是BIM俱乐部自成立以来的第三场。BIM俱乐部会不定期地举办BIM沙龙、BIM论坛、BIM辩论赛及新技术展示等活动,以实现BIM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