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市更新」背景之下,我们能为城市做什么

2025-10-21 作者: 华阳国际编辑部


202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正式发布,提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中国110亿平方米存量空间正被激活,一场不同于“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大潮,已经到来。



当城市更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从“换壳”到“换瓤”的革新,从“建筑外观”到“内涵提升”,从空间改善到产业升级,从单点改造到系统治理,不仅关乎物理空间改善,更在于生活方式重构、城市治理优化与产业升级。


华阳国际自2007年参与大冲旧改(深圳华润城)以来,已在城市更新领域深耕19年,也是深圳城市更新制度与协作机制的首批探索者,项目覆盖深圳几乎所有重点区域核心地段,累计完成数千万平方米的更新实践。


在新的趋势下,我们将持续以设计为驱动,通过多元协同、功能复合与产业赋能,在商业、产业、居住等方面推动高质量更新与价值重塑。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生活型服务业被视为更新的核心抓手,直接关系到消费活力的释放与城市吸引力的提升。政策明确指出要以更新推动消费场景创新,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供给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华润笋岗万象食家,通过把原有仓储冷库更新为“街区+MALL”的组合创新,营造市集化的消费体验。空间重组打破传统购物中心布局,重塑都市邻里关系,让消费回归生活化、在地化。






北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由华阳国际香港公司CAN Design主导设计,以屋顶公园与下沉广场等开放空间融入商业与社区生活,在既有商业上进行更新设计,引入多功能生活方式业态与公共服务,打造公园式商业新范本。











城市更新正从“单点改造”走向“片区提升”,以通过盘活低效用地、整合碎片空间,优化公共环境与交通联系,推动存量焕新,实现区域整体价值提升。

深业上城南区,通过“城市缝合”的设计策略,利用商业街区与空中连廊系统,不仅重建莲花山与笔架山之间的联系,也整合了商业、办公、文化功能,成为片区级的空间纽带。








笋岗客整所上盖综合开发项目,作为全国首例在既有铁路上加建盖板开发的更新项目,将原本消极的铁路空间转化为“城市新客厅”。通过TOD模式串联交通、商业与公共绿地,为片区注入新的公共价值与城市活力。









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改造,更是产业模式升级的契机。政策鼓励将低效产能区盘活,打造创新产业聚集地,让灰色空间变成高附加值产业生态,形成创业街区,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和经济潜力。

天安云谷三期,通过老工业厂区更新,集聚百余家高科技企业,通过产城融合与开放式公共空间设计,实现产业+生活+生态的复合型街区,形成高密度创新企业聚落和全息产业生态。




万丰海岸城湾创大厦,老工业区改造后引入研发、孵化与共享设施,形成创新街区。空间布局强调宜业宜居,提升制造创新能力,同时优化社区环境,引入山姆会员店,激活区域整体活力。





福田区园岭街道兄弟高登高新产业园城市更新单元项目通过功能重组与空间升级,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创新研发转型,形成“研发、办公、酒店”一体化的复合产业生态。









在土地紧张的大城市,工业上楼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立体化空间利用与流程优化,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宝龙上井工业园,设计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空间,实现产业、办公与生活的纵向融合。十字空间规划让各功能高效叠加,形成承载全产业链的高品质产业园。












棚户区已从单纯的居住条件改善,转向公共配套与社区环境的整体提升。政策强调通过拆旧建新与系统性规划,实现宜居社区、绿色空间与公共服务的协调统一。


福田区河湾北片区改造(南华村)作为福田棚改的先行者,南华村棚改将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项目本着“好用、好看、好生活”的三好原则,旨在为还迁居民打造健康、舒适、现代化的人文社区。








华富村,作为深圳福田中心片区重要更新单元,承载着城市功能优化与格局提升。通过拆旧建新与系统性规划,构建复合型社区生活圈,被誉为“深圳棚改第一村”。








-

“高质量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华阳国际将以全过程设计管理为基石,推动城市更新从“单点改造”迈向“系统重生”,为城市注入可持续的更新动力。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