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乡未来学校,流动的空间与成长的节奏

2025-11-19 作者: 华阳国际编辑部


当教育像水一样流动,

知识与自然开始共生。

在风、水、光与人的流动中,

悄悄长出未来的模样。

/



在东莞的水乡之畔,一座“未来学校”正在流动生长。

东莞水乡未来学校作为东莞市重点打造的示范教育项目,占地161.3亩,计划招生3960人,旨在打造开放、流动、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里,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的方格,而在庭院、剧场、走廊与绿洲之间流动。设计不止于关注空间的宏大叙事,而是孩子成长的每一瞬间。









东莞水乡未来学校获2025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MUSE Design Awards 2025 Gold Winner






01 溯源

山水共构的校园肌理

从地域出发,是这所校园的第一堂课。设计从东莞水乡的文化脉络生长而来,将地貌特征与校园空间相融,让建筑成为岭南文化的当代表达,也成为未来教育的现实场景。

东立面朝向穗莞城际轨道,打破了传统校园的封闭印象。富有文化气质的立面,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主入口面向桥东路,广场退让、形态舒展,以通透的界面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成为区域的精神展示面。

规划以“两轴一心、多区联动”为逻辑,勾勒出未来校园的清晰骨架。在这片土地上,山与水、文化与自然、教与学,逐渐交织成新的秩序。校园不只是承载知识的场所,更是连接地域记忆与未来教育的有机体。















02 场景

有机生长的学习聚落

从地域生长的校园,不止回应土地的文脉,也为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载体。当空间成为学习的一部分,未来学校的形态,便在日常的流动中逐渐清晰。同时低密度的校园让孩子可以随时走出教室,去呼吸风、去感受光影的流转


校园规划了85平方米/间的双走廊教室、贯通全校的风雨连廊,以及资源中心、体育中心、演艺中心等高标准设施,让学习空间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自由切换


教学楼群以弧线勾勒出东西两侧的张力界面,如千帆起势;
图书馆安放在教学组团的核心,汇聚求知的能量;沿高架次干路布置的资源中心,以对称的仪式感形成城市的“昭示面”。立体剧场与演艺中心层层抬升,与操场和自然融为一体;屋顶延伸的地景剧场,则让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曲线上流动。在这里,小广场不只是集会空间,更是一个随时可能开启的日常课堂。














03 生态

自然流动的教育场景


从地域生成到场景生长,校园的故事仍在延续,最终汇入自然,成为一片流动的生态麓谷。设计以“生态绿洲”为核心理念,让建筑在自然中生长,让自然成为教育的底色。


主入口、核心庭院与屋顶花园共同构筑起多维度的生态体系,营造充满呼吸的自然教育;森林球场化作天然的绿色屏障,雨水花园以“海绵城市”的理念,收纳季风的馈赠;自然在这里成为课堂的一部分,参与塑造孩子的感知与体验。


阳光、风、雨、阴影……这些自然的诗篇,都在校园里被温柔地收藏。在这里,教育不被围墙束缚,而是在风、水、光与人的流动中,悄悄长出未来的模样。















东莞水乡未来学校,目前已在开工建设之中,寄望于一片水乡的灵气,描摹着未来教育的模样,敬请期待。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东莞水乡未来学校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项目地点:广东,东莞
用地面积:107,518.18㎡
总建筑面积:144,501㎡
学校规模:72班
设计时间:2025年
设计单位:华阳国际深圳公司
建设单位:东莞市水乡未来学校
项目代建单位: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社会代建管理:深圳市润置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最新新闻